我的四十二岁人生一一始于2006年的北京唐家岭村

文:大滨

1 引言

2025年,没做计划,但是心里大概有数,太阳照常升起,还贷按部就班。

这就是中年人的无奈和痛苦。

我想说悲哀,但是为了照顾自己的情绪,少说为妙。因为人是情绪动物,说多了容易变悲观。

2 年龄太小,就没有周期的概念

经济有康波周期,社会有社会周期,恕我才疏学浅,懂得太少。

三十岁的我,结婚、买房、生娃、养娃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虽然晚一点但一切都还算顺利。我偶尔羡慕四十岁的单身的哥们,有钱有闲,但我知道他也有他的无奈和痛苦。

悲观主义者说,人这一生,就是到人间吃苦受罪走一遭的;

乐观主义者说,人这一生,有家人、爱人、孩子的陪伴,多么美好的事情。

显然,我现在的心情有点悲观。

3 说白了就是没钱

据说,家庭的烦恼,80%是因为没钱或者缺钱导致的。

但是,我也常看到、听到说有钱人照样有很多烦恼,而且越有钱,烦恼就越大。

这就有意思了,到底我们应该努力追求金钱还是保持现状(缺钱的状态)呢?

不是说有钱了烦恼更多吗?

4 这应该普通人的最佳状态。

我现在的答案是:人到中年,没有负债。

这应该是普通人人生的最佳状态。

因为我还有负债,所以我才有这些感慨、抱怨、着急和无奈的心态。

人们羡慕大城市的人工资高,工资高,房价也高,消费也高,房贷也必然高。

不管北上广深哪个城市,如果是土著,压力就小多了,毕竟说难听点,等你人到中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房子哪天就是你的了,或者能分你一些钱。

5 开始讲故事

这些年在北京,听到太多这样的事了。

故事一

17年前刚来北京我住在唐家岭村,家家户户都是自建的二层三层楼房,歪歪扭扭,能盖多挤就盖多挤,租给在西二旗(现在是大厂根据地)和中关村上班打工的年轻人。

因为还在实习没工资,我和一个哥们租了一间小屋,每月500房租,最重要的的是我们俩睡一张床上(此处是一个苦笑表情包)。

两个250青年开启了自己的美好(幻想)北漂人生。

后来,2012年,唐家岭拆迁了,人均三套房;我也结婚了,凑钱在河北燕郊买的房;那个室友还在单身,后来过了几年结束北漂去青岛买房结婚了。

2006年的唐家岭村一角

故事二

在唐家岭我只住了半年,但是印象很深刻,手机号用了快18年了,就是在那里的一个小店里买的。

现在想想,胆子太小,明明是想看看能不能碰到喜欢的女生,可是太自卑,农村出身,三流大学毕业,刚刚工作没有钱,怎么能追的上北大的女生?

三个男生租了一间主卧,周末打打游戏、看看电脑,日子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想起俞敏洪说当年在北大,也非常的自卑,农村来的,普通话都说不好,中间得了肺结核休学一年,大学整整五年没敢谈恋爱。

2012年北大西南门内旧书市场

有点扯远了……

回到主题,2007年我们几个同时期入职公司,每月工资3000元,真的不算少,感谢自己学了计算机。

可是我们都是农村来的,家里情况都,想拿出5万来都困难。跟我们一起的还有一个哥们,是北航毕业的,陕西人,有个姐姐在北京。

聊天中他说想在北京买房,我们也想啊,但是没钱。

差距就在一个想法中开始……

后来,他跟父母要钱,家里给他凑了20万首付,2008年在大兴高米店(现在房价5万左右)买了一套新房,那个时候大几千一平,大兴算远郊区,地铁四号线还没修好。虽然现在也是郊区,但是有地铁方便多了,大兴黄村到北京南站35分钟,到天安门50分钟。

他应该是看新闻,有地铁大兴线的规划在那买的房,还是有眼光的,3,4年后地铁大兴线修好了,房子涨价,把房子卖了在北苑买的,离鸟巢五公里。

买了房,每月两三千的房贷还完,就剩下200块钱吃饭钱,没地方住,只能住姐姐家。每天中午就是一碗米饭一份小凉菜,不到五块钱。

我们三个人还傻乐呵呵的在出租房里玩着,笑话人家连盖饭都吃不起。

我们虽然有工资,但是买不起房,于是随大流开始炒股买基金,记得特别特别清楚: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我们很激动,但是,这一天股市大跌,大盘跌4.5%,收于2600点……

周期开始……

应该说这是我的周期。

未完待续……

大滨读书健身

80后外企IT人。你关注的人决定你的价值观。积极乐观,持续学习,带你一起成长!爱人中学语文老师,不定时分享语文知识。我的价值观:读书、健身、投资、帮朋友和陪家人!135篇原创内容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唐家岭租房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集么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