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必将过去,经济必定复苏,到时候人力资源又会变得金贵,用企业暂时的损失“笼络”住的人力资源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文 | 邢海洋
终于等到了复工,却已经有人等到了预料中的降薪。网传一份诺亚财富向全体员工下发的全员战“疫”倡议书上写道,为保证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和人道主义原则,倡议员工每月有5个工作日无薪休假。同时,高管们也相应降薪。
每个月22个工作日,少干5天,少拿23%的薪水。
此前,类似的“停薪”和“降薪”的事例不少,但基本上是不用去工作的歇业生活保障。如餐饮业的停业潮中,人社部就发出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餐厅休市,员工工资一定要发放,但是怎么发可以有商量。特别困难的餐企,可以和员工协商,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补贴”形式缓解资金压力,即暂时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差额部分,在经济情况缓解后逐月补贴,或者计入本年底奖金中。
图 | 摄图网
工作职位和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基本组成部分,降职降薪等于更改合同。通常,企业是不能随便更改劳动合同的,如果更改,员工可以和公司协商解除合同,要求经济补偿。但这条规定也留有余地,其中就有一条,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疫情出现了,显然,很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参考人社部的通知,即使是降薪了,时下被降下来的薪资未来也要足额发放。可企业在疫情期间停业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那些撑不下去的企业,干脆就彻底歇业了。如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创始人李超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宣布总部停业,除善后员工外,其他员工尽数遣散,这是疫情中首家关闭的线下教培机构。随后,在线教育、大语文赛道的明兮大语文宣布停止运营。
清华大学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调查企业都预计今年的收入下降,其中近30%的企业预计收入下降一半。还有近30%的企业预计收入下降20%~50%。34%的企业账上现金余额仅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
为度过难关,企业要么降薪,要么贷款,要么转向民间借贷,每一个选择都很艰难。
远征 摄
一个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被迫宅在家里,户外和人员聚集的行业陷入了停滞。如果以经济损失测算,且不算伤员救治、城市隔离的巨量资源投入,仅外围行业的损失就是惊人的。如春节期间的餐饮停业,中国饭店协会预测,2020年餐饮业收入有望突破5万亿元,仅春节期间将达到7000多亿元。这7000多亿元的餐饮收入,在这个已经过去的春节,颗粒无收。
在城市,几乎所有的居民区都把快递和外卖挡在了大门之外,即使考虑到外卖,餐饮业在这个春节档口也几乎是全军覆没。中国的餐饮业创造的产值占到整个GDP的4.7%,作为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餐饮业是我国吸纳技能劳动人口和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各行业位居前列。如2017年,餐饮业贡献了4300万个就业岗位。
直到今天,武汉封城将近一个月了,餐饮业的状况仍无改善。昨天路过麦当劳,门口贴着聚餐只能两个人、分开进食的通知,门可罗雀。除了宅在家里憋出来的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乃至抖音快手等的娱乐需求,甚至高科技行业在疫情期也不能幸免,如智能手机,因供应链对人力需求高度密集,受疫情冲击,预计一季度产量将同比减少约12%,创五年来新低,出货量也会比之前预计的减少超过10%,而且第二季度也将持续受冲击。
远征 摄
疫情带来了如此大的损失,法理层面上,这些损失的金钱最终会由那些打算撑过去的企业承担;如果企业撑不下去,员工与企业股东共同承担。但执行上,恐怕没有员工指望明年的年终奖里会加上今年停业期间的欠薪吧,或者,即使字面上“补发”了,那也是以奖金少发为代价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于是将逐步分解下去,变成我们全体的损失了。实际上,在不违反《劳动法》的前提下,变相的降薪已经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此前一些城市已调低了住房公积金最低缴存比例,甚至最低可至1%。涉及资金量最高数千亿。这一暂时的减免可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是保就业的重要举措,可这是以降低职工薪酬为代价的。
虽然,在此期间对职工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正常还款的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可如果缴存比例低了,员工的公积金也就少了,员工工资中获得的免税部分也相应减少。可房贷最终还是要还的。
经营困难,企业在人力资源上选择降薪还是裁员往往决定着未来的成败。裁员保持了在职员工的士气,保持了企业的竞争力,长远看更有利于企业度过难关。可外部大环境变化了,员工也没有更多就业选择的时候,也就只能企业与员工共克时艰了。但如今的大环境中,虽多种行业损失不菲,毕竟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受益于宅经济,还有部分行业平稳发展。
疫情必将过去,经济必定复苏,到时候人力资源又会变得金贵,用企业暂时的损失“笼络”住的人力资源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由此我建议: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破产,一个没有了信誉的个人是很难从头再来的。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降薪,人心易散不易聚,千金难买员工和老板同心啊。
作者档案
邢海洋
这个冬天雪好大,感觉自己是雪花中的一片!
三联生活周刊
扫码下单新冠特刊
「武汉会战」
通过上文关于欠薪雪花的相关信息,集么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