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用骗术从银行或金融机构搞钱,压根没打算还”。这类人通常伪造资料、虚构贷款用途,骗到钱后挥霍或跑路,本质就是“空手套白狼”。
法律定义(《刑法》第193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理由/文件骗取银行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关键点:
1. 主观想骗钱不还(比如贷款后直接卷款消失);
2. 手段必须造假(假合同、假公章、假流水等);
3. 骗的是银行/正规金融机构的钱。
举个真实案例(2022年浙江某案):
张三的“致富计划”
1. 伪造身份:张三借用亲戚朋友身份证,虚构“农产品加工厂”,PS假的营业执照、厂房照片。
2. 买通内鬼:勾结银行信贷员小王,伪造月入10万的银行流水和纳税记录。
3. 骗贷挥霍:成功从银行贷出300万,转头就去澳门赌博、买豪车,半年内花光。
4. 结局:银行催收时,张三关机跑路,但3个月后被抓获,因贷款诈骗罪被判12年,罚款50万。
贷款诈骗的常见套路(警惕!):
1. 假经营:
-虚报公司营收、伪造购销合同,骗“经营贷”去买房炒股。
2. 假消费:
谎称装修、买车,用PS的发票和报价单骗“消费贷”套现。
3. 假抵押:
用租来的车、房冒充自己资产,抵押给银行骗贷。
4. 背债陷阱:
黑中介忽悠普通人“背债”:“用你名义贷款100万,到手分你20万,不用你还!”(实则让你当替罪羊)。
危害有多大?
1. 对个人:
判刑坐牢(数额大的可判无期),罚款倾家荡产;
子孙三代考公、参军、进国企受影响。
2. 对银行:
坏账增加,最终导致普通人贷款更难、利息更高。
3. 对社会:
滋生“职业骗贷”黑产业链,破坏金融安全。
一句话总结:
贷款诈骗=“自毁人生体验卡”,骗来的钱迟早用牢饭还!切记:
- 别帮人“背债”,签字前先问律师;
- 缺钱走正规渠道,别信“包装流水”“内部关系”;
- 天上掉的“贷款分成”馅饼,百分百是铁陷阱!
相信关于抵押贷款怎么算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