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探访女子戒毒所:广州最早万元户朋友和家财都吸没了

父母贩毒吸毒,她13岁便开始吸毒;父亲向她下跪,她戒掉毒瘾;56岁的她曾是广州最早的万元户,因染上毒瘾败光家产、孑然一身——在广州西北槎头“沉香岛”上,广州市女子强制戒毒(以下简称“女子强戒所”)的每个戒毒人员,都有一段曲折往事,以及与毒品缠斗的累累伤痕。

她们是如何开始吸食“第一口”,坠入“毒坑”的?今年初该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62%的被调查者是在朋友的引诱和误导下首次吸毒,从此走上不归路。

〓故事〓

▌故事1:13岁开始吸毒 从小就见父母以贩养吸

18岁的阿如(化名)来自四川,12岁时跟随父母来广州,“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不读了。”13岁那年,阿如开始吸毒。

“在一个房间里,朋友把一包白色粉末拿给我。”阿如说她知道这是毒品,对方说没什么事的,出于好奇她就吸了第一口,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令人震惊的是,阿如说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毒品,知道吸毒是什么样子。“读书前大概六、七岁,就看到我爸爸妈妈吸毒。”阿如说她的父母一边卖毒品一边吸毒,小时候家里经常有吸毒人员进出,给她吸第一口的朋友也是这样认识的。

阿如的父母虽然以贩养吸,却告诉子女不能吸毒。阿如的爸爸曾指着来买毒品的人对她说,“你看这些人吸成这个样子,千万不要学他们。”

可是,阿如和大他一岁的哥哥都走上了这条路。因为知道家里不让,她就和朋友在外面吸毒。阿如之前在酒店做服务员,收入不高,每天要吸食一两次毒品,没钱了就忍着。曾在家里戒过一次毒,出来后朋友又找她,很快复吸。2016年10月,她和两个朋友在出租屋吸毒时被抓,送到了女子强戒所。

阿如告诉记者,她的父母已经回了老家,不清楚具体情况。马上就要从所里出去了,她打算留在广州找工作。招聘会上,她和一家电子厂签订了工作意向,“每个月两三千元工资,包吃住”。

“每天在厂里,之前的朋友也不会找到我。”阿如说她对戒毒有信心,“我还年轻,不能毁了自己”。

▌故事2: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吸毒 当年一起吸毒的没戒的都死了

今年56岁的淑芬(化名)头发灰白,在学员队伍里十分醒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关系很好的姐妹染上毒瘾,大家一起帮她戒毒。“当时戒毒宣传有限,大家看到吸毒者的惨状,都很好奇毒品怎么这么厉害。”淑芬说,姐妹们因为“不信邪”,觉得自己不会上瘾,就试了一下,结果“都没出来”。

淑芬是个很要强的人,她从广州一所重点高中毕业后,在被称为广州“时尚之都起始点”的观绿路做起个体户。“一个月租金几十块,卖两件衣服就赚回来了。”淑芬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她父亲一个月工资才80元,她一个月就能赚到1000元到2000元。

她从不敢想,如果自己不吸毒,现在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同一批做生意的,很多成了企业家,至少不用为生计发愁。”淑芬与毒品纠缠半生,二十多年间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跑,打临工、卖快餐,做点小生意,因为吸毒什么活都没法长久经营下去。

1994年淑芬在家戒毒成功,3年后复吸。此后,三次进出禁毒所。20年的吸毒生涯,一边赚一边花,做生意的积蓄也一点点被掏空。所幸她为了维持生活,常年在外地奔波,脱离原有吸毒环境后,只是陆陆续续吸毒,有时候“忙着忙着就忘记吸”,因此没有陷得太深。

淑芬孑然半生,未婚未育,“没想过结婚,我这个样子没有能力抚养下一代,而且也没有正常的男的可以接受我。”

父母去世后,只有一个亲弟弟相依靠。中间有十年时间淑芬都未复吸,是因为弟弟把自己的家交给她打理,把小孩托付给她带养。淑芬很感激家人的信任,也知弟弟是想“困住我,让我有责任。”

2016年,淑芬遇到生活上的不顺心,还是复吸了。在女子强戒所,看到吸食冰毒等新式毒品的年轻人脑子变笨了,她常常劝她们,“现在你们总以为还有大把青春,进来一趟也就两年,其实人生就这么长,没有从头再来。”

“我是改革开放后,广州最早的吸毒者,跟我同一批吸毒的姐妹,除了嫁出国的两个戒毒了,其他几个都死了。”淑芬说。

▌故事3:父亲曾向她下跪 求她戒除毒瘾

2009年,最疼爱阿梅(化名)的父亲离世。“父亲曾给我下跪,我能把毒戒了。”阿梅噙着泪水说,当时她因关在强戒所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为她此生最大遗憾。

阿梅责怪母亲未能照顾好父亲,令父亲过早去世,母亲则认为正是阿梅吸毒,“气死了父亲”。阿梅和父母大吵一架,此后断绝关系,数年都未曾跟家里联系。

阿梅是强戒所的常客了,她曾因贩毒获刑三年半,此后又多次复吸,时间一晃就十几年,看到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生子,时常感到“一阵悲凉”。

这次阿梅来女子强戒所前,跟男朋友已交往一年。因为怕对方知道后会离开她,阿梅一直都没敢告诉男友,但终究纸包不住火,男友因长时间联系不上她,知道了阿梅吸毒的事。

知情后的男友并未因此放弃她,而是心急火燎地在一周内给围墙内的阿梅连写7封信,鼓励她摆脱毒魔,表示会一直等她出来,阿梅因此也深受鼓舞。

阿梅说,她总是在回到旧环境后,因为朋友聚会和教唆,控制不住自己又复吸。之前她又拉不下脸回老家,总觉得自己“在外打工这么多年,两手空空就回家,实在不好意思。”

在强戒所中,阿梅接受得并不只是生理上的戒断,还有心瘾的戒除,背弟子规、论语,学习茶艺,她的思想也发生着改变。她计划出去就跟男友一起回老家,安心做一份小工作,平平淡淡过日子。

〓延伸〓

▌追踪80名出所学员 24人复吸

女子强戒所副所长王锐杏告诉记者,依照社会需求和女学员的特点,女子强戒所开设中西点心制作、养老护理、家政、茶艺等技能培训班,考核合格可以获得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女子强戒所与社会企业对接,每年举办推介会。今年是首次举办企业入所招聘会,会前将16家企业需要的岗位发给学员,收到了101份工作意向书。

“很多人不认为吸毒是犯罪,觉得是花自己的钱,又没有伤害别人。”王所说,现在比较流行的毒品多为新型毒品和合成毒品,价格相对便宜。例如冰毒,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伤害很大,长期吸食会反应迟钝,甚至出现精神问题。有学员因注射毒品,抽血时找不到血管,只能打大动脉。

“吸毒对女性的生理影响很大,很多吸毒人员一辈子没结婚。”王所告诉记者,即使结婚的吸毒人员,家庭关系也会很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丽娜、黄斌 通讯员 刘剑、范向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制图、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董业衡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集么律网希望独家探访女子戒毒所:广州最早万元户朋友和家财都吸没了,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