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离婚率43%的背后,有超过60%的单亲家庭孩子,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婚姻不易,有孩子的婚姻,更是需要慎重,不能儿戏。
离婚是两个成年人的事,解除的是夫妻关系,没办法解除的,是亲子关系 。
如果分开已成定局,那么好的共同抚养,是让孩子拥有双倍的爱,而不是双倍的伤害。
一、单亲家庭的孩子注定缺爱吗
诚然,结婚、离婚这样的人生事件,普通人相对公众人物的影响,还是要小很多。
还记得2010年一位台湾女明星,离婚互撕争夺孩子抚养权,持续整整4年。
对方将年仅4岁的女儿,从妈妈手中夺走后,隐匿在异国他乡,不让妈妈跟孩子见面,长达4个月。
虽然妈妈事后经过司法程序,获得孩子抚养权。
但在长达4年的拉锯战中,孩子目睹父母的纠葛、撕扯的全过程。
试想,在一个年幼的孩子内心,留下怎样的创伤,我们谁也没法体会。
同样是离婚,天后王菲两婚两离的两个孩子,就完全不一样。
抛开父母的明星艺人光环,大女儿窦靖童不管是在习性、还是人品上,大家都有目共睹。
和李亚鹏的小女儿,虽然出生自带小缺陷,但很显然,是一个被呵护成长的很好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不是家庭结构,而是养育质量。
家庭生态系统理论也给出解读,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养育者稳定的爱,比完整的家庭结构更重要。
二、共同抚养的黄金原则
原则1:建立育儿优先沟通机制
孩子是夫妻间的纽带,夫妻双方在离婚时,需要提前协商,共同扶养事宜。
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询问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
实操建议:
✓ 使用专用育儿沟通
✓ 固定时间对孩子的事情,进行三方会谈
原则2:统一基本教养规则
孩子不管在哪一方,需遵循一致的生活习惯,以及基本的规则。
教育专家指出,小年龄段的孩子养育规则,一致性比有效性重要。
必须达成共识的3件事:
我在《离婚后,让孩子尽量少受伤害,依然相信爱的5个关键技巧》里,写过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警惕过度补偿。
不能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一方,特别要注意,达成这三项共识之前,一定要调整自己的愧疚心理。
① 作息时间底线
② 电子设备使用规则
③ 奖惩标准一致性
原则3:给负面情绪上锁
情感专家说,离婚是人的一道坎。
每一个经历离婚的人,难免会被杂七杂八的负面情绪困扰,是人都无一幸免。
但,请你一定、一定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将你对对方的负面情绪,找到适合的出口。
只要不违法,在三不伤害的原则上,做什么都不为过,唯独不要在孩子面前宣泄。
三不守则:
✗ 不当孩子面批评对方
✗ 不利用孩子传话
✗ 不比较新旧家庭
原则4:创造共同记忆点
孩子的成长是有有效期的,过了亲密互动陪伴时间,后面很难追回。
所以,请尽量在孩子情感账户中,多多存留美好记忆,让孩子的成长在彼此的时间里,有迹可循。
可操作方案:
✅生日聚会、 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共同出席
✅ 每年一次三方旅行,以孩子的志愿为前提
原则5:构建支持系统
我们都说孩子就像小树苗,一颗小树苗的成长主要元素有:土壤,水份,阳光。
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一样,家庭环境很重要,社会环境一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已经有心理隐患的孩子。
资源清单:
推荐书籍:《破茧而出:走进离婚家庭孩子的内心世界》
专业机构: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 ,心理咨询顾问等。
三、当合作出现裂痕时
有人形容,养育孩子的路上,就是一场升级打怪的真实游戏,途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
所以在做好能想到的一部分外,也要留心孩子依然会出现以下这些预警信号:
孩子出现退行行为,如尿床、咬指甲,学校老师反馈注意力下降等。
出现上述情况,也不要惊慌,更不要指责抱怨升级争吵。
以下是危机处理步骤:
① 暂停:安排临时独立照顾
② 求助:联系家庭治疗师
③ 重建:签署书面育儿协议
四、真实的改变故事
离婚这几年,我一直没有停止自我觉察、学习管理情绪成长自己。
当我自己内心慢慢丰盈起来后,跟前夫不再为孩子争吵。
有事主动提前跟他商量沟通,尽一切可能,看到他为孩子做到的部分。
当我自己稳定下来,孩子慢慢长大,他也在努力调整对孩子,对我的态度。
当我们都放下心中恩怨,清楚彼此都是“为孩子好”这一目标时。
终于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论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情况,及该注意的事项。
父母情绪上的稳定,共同抚养,孩子也自然能坦然的面对,属于他生命中的成长课题。
离婚只是婚姻的结束,却是另一种形式合作的开始。
你在共同抚养中遇到过哪些难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离婚利用孩子挽回的技巧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集么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