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何计算一般贸易中的出口退税?
- 2、出口退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 3、怎么计算出口退税的数值?
- 4、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如何计算一般贸易中的出口退税? (一)

答出口退税计算公式是:退税金额=不含税专票额乘以退税率
比如某外贸单位出口金额为10000美元,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6.92,退税率是16%;
不含税专票额(RMB)就是10000*6.92=69200(RMB);
接下来就是退税金额=69200*0.16=11072,这里得出来的11072元就是你的应退税金额。
如果你是找代理公司代办退税的话还需要扣除代理费用,比如你的代理商收费标准是4分/美元(注意: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不代表真实费用,具体费用请咨询你的代理商),拿到手的出口退税金额=11072-(10000*0.04)=10672。
扩展资料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
答出口退税的计算公式根据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是否相同,有两种情况:
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相同时:
应退税额 = 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 × 出口退税率此时,应退税额等于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相同时:
应退税额 = 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 × 出口退税率或者:应退税额 = 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出口货物不与退税的税额在这种情况下,应退税额是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乘以出口退税率,也可以理解为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减去不与退税的税额。
注意: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货物在出口时免除税款并退还以前纳税的税款。
怎么计算出口退税的数值? (三)
答出口退税的数值计算方法如下:
仅有出口业务的企业:
计算公式:出口退税 = 出口商品的出口收入 × 出口商品的退税率。
既有出口业务又有内销业务的企业:
单证收齐当月有应交增值税时:计算的出口退税额用于出口递减内销,税务部门不直接退税。单证收齐当月有留抵税额时:留抵税额大于计算出的出口退税额:当月退税 = 当月单证收齐的出口销售收入 × 出口商品退税率。留抵税额小于计算出的出口退税额:当月退税 = 留抵税额;余额部分用于出口递减内销。
重点说明: 出口商品的退税率:这是一个由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政策设定的比例,不同商品可能有不同的退税率。 单证收齐:指的是企业已经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出口单证手续,包括出口报关单、外汇核销单等。 留抵税额: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中,扣除已缴纳的增值税额后剩余的税额,这部分税额可以用于抵扣未来的应纳税额或申请退税。
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四)
答出口退税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一致时:
应退税额 = 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 × 出口退税率此时,应退税额等于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当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时:
应退税额 = 购进货物的进项金额 × 出口退税率但需要注意,此时应退税额实际上等于“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出口货物不与退税的税额”。这里的“不与退税的税额”是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所产生的部分。
另外,还有一个更详细的计算公式: 退税额 = /× 出口退税率 例如,货值100万人民币,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退税额为:1000000 / 1.17 × 0.13 = 111111.11元人民币。
在进行出口退税时,必须确保货物满足退税条件,如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已报关离境出口,并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等。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出口退税计算。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紫律云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