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一)

优质回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胃肠型食物中毒: 卧床休息:初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调整饮食:初始时建议进食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补液治疗:可选择口服补液盐溶液进行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对症治疗:如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静脉输注:剧烈呕吐时,可给予平衡盐溶液进行静脉输注,维持内环境稳定。 抗休克治疗:如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抗生素使用: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生素,但患者出现明显高热时,应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于神经型食物中毒: 催吐、洗胃、灌肠:尽早进行催吐、洗胃及灌肠治疗,常用溶液为5%碳酸氢钠或1:4000高锰酸钾。 导泄治疗:给予适当导泄,减少肉毒杆菌外毒素再吸收,但应避免使用镁剂。 保持气道开放:视患者情况尽早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保持气道开放,维持稳定循环功能。 使用多价位抗毒素血清:力争在24小时内尽早使用多价位抗毒素血清治疗。 营养神经及青霉素使用: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并使用青霉素消灭肠道内肉毒杆菌,减少外毒素产生。
轻度食物中毒一般几天会好 (二)
优质回答通常情况下轻度食物中毒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即可缓解。食物中毒主要是指进食了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是食用了本身含有毒素的动植物所引起的,其中以微生物性的食物中毒最为多见。
胃肠型食物中毒大多病程较短,预后良好,轻度的食物中毒大概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可以缓解,即使使用药物病程也较短。但是神经型食物中毒则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针对食物中毒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解除消化系统症状,病因治疗包括洗胃、灌肠、抗感染以及抗毒素等相关治疗。
食物中毒后注意及时解毒,可以多喝点绿豆汤等,其有极好的解毒效果。在饮食上要注意以清淡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荤腥的食物,尤其是高脂肪、辛辣、油炸的食物。
食物中毒需要洗胃吗 (三)
优质回答食物中毒需要洗胃吗
对食物中毒者要及早进行救治,中毒早期可考虑洗胃,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剧烈呕吐、腹痛、腹泻不止者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有脱水征兆者及时补充体液,可饮用加入少许食盐、糖的饮品,或静脉输液。也可选用适宜抗菌素。预防食物中毒应禁食霉腐变质的食品,食物宜新鲜,保持清洁卫生,鱼肉类食物宜煮熟蒸透后,方可食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早期应禁食,但时间不宜过长。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洗胃术可分为胃管法、洗胃器法和电动洗胃机法等数种。
(1)患者卧位靠近床边,头偏斜,将橡皮布治疗巾分别铺于颈肩后和颌下胸部。
(2)向胃内置入导管及灌洗①胃管法成人用大型号胃管、小儿可用导尿管,一般可经鼻插入,具体程序课件比斯胃管置入法。确认导管入胃内后即可用注射器注入洗胃液,每次300~500ml,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毒物洗净。
(3)拔管上述任一方法均应反复灌洗,直至抽出液清亮与洗胃液色泽透亮度基本相同,无异味(如农药中毒的大蒜味),即可考虑停止洗胃拔出导管。一般洗胃液量多需在5000ml甚至10000ml。拔管前可向胃内注入导泻剂如50%硫酸镁60ml或甘露醇250ml,以通过腹泻清楚已进入肠道内的毒物。因镁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昏迷患者会使其昏迷加重,且甘露醇导泻效果、口感均优于硫酸镁,故常规推荐使用20%甘露醇进行导泻。洗胃完毕可用清水或0.9%氯化钠溶液反复清洁口腔。
洗胃后24小时内不宜进食任何食物,24小时后可以进食一些流食,牛奶是可以饮用的,牛奶温和,可以中和胃中部分胃酸,缓解长时间空腹引起的胃部不适,易消化吸收,能为机体补充能量;建议喝温牛奶。
内容有笔者为大家整理,更多关于如何正确选择洗胃溶液
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读者可以自行登录裕祥安全网
进行查询,相信大家都会满意而归。
毒蕈毒蕈中毒类型 (四)
优质回答全球已知的毒蕈种类大约有100多种,我国发现的毒蕈种类约8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临床表现也各异。根据各种毒蕈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类: 1. 胃肠炎型中毒:由毒粉褶菌、毒红菇、虎斑蘑、红网牛肝菌及墨汁鬼伞等毒蕈引起,潜伏期约1/2~6小时,主要症状为剧烈腹泻、腹痛等。治疗通常为对症处理,死亡率低。
2. 神经精神型中毒:由毒蝇伞、豹斑毒伞等毒蕈引起,毒素类似乙酰胆碱。潜伏期约1~6小时,除肠胃炎症状外,还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使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效果佳。少数严重病例可能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人可能因此死亡。
3. 其他类型中毒:由角鳞灰伞菌、臭黄菇等引起,除肠胃炎症状外,可能伴有头晕、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即使不治疗,1~2天亦可康复,死亡率低。
4. 溶血型中毒:由鹿花蕈等引起,毒素为鹿花蕈素。潜伏期6~12小时,症状包括溶血、贫血、肝脾肿大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如头痛等症状。治疗多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为主,死亡率不高。
5. 中毒性肝炎型中毒:由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引起,毒素包括毒伞毒素及鬼笔毒素。鬼笔毒素快速作用于肝脏,毒伞毒素作用较慢但毒性大,能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抑制RNA聚合酶,并显著减少肝糖元。此型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包括潜伏期、肠胃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有些病例呈暴发型经过,潜伏期后1~2日突然死亡。
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多样,但通常起病时有吐泻症状。如未注意询问食蕈史,易被误诊为肠胃炎、菌痢或一般食物中毒。遇到此类症状的病人,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出现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应考虑毒蕈中毒的可能性。结合食用野蕈史及临床症状,诊断通常不难。若能从现场觅得鲜蕈加以鉴定,或用以饲养动物证实其毒性,诊断将更准确。
扩展资料
蕈,即大型菌类,尤指蘑菇类。有毒的大型菌类称毒蕈。亦称毒菌。毒蕈(dúxùn)即俗语“毒蘑菇”。图为致命白毒伞。
肚子疼大便昏厥出虚汗 (五)
优质回答肚子疼、大便时昏厥并出虚汗,可能的原因包括便秘、食物中毒和阑尾炎:
便秘:
原因:多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如长期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症状:排便时过度用力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昏厥或出虚汗。
处理:症状较轻时,可调整饮食,多吃粗纤维类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按摩腹部。症状较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
食物中毒:
原因:进食被细菌或其他毒素污染的食物。
症状:腹部疼痛,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神经型食物中毒可导致汗腺分泌增加,出现虚汗。
处理:应取可疑食物、呕吐物和粪便作病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或进行洗胃以减少胃肠道损害。
阑尾炎:
原因:细菌侵入阑尾腔内导致感染。
症状:腹部疼痛,伴随恶心、呕吐、乏力、寒战等表现,可能导致虚汗增多,甚至昏厥。
处理:可行CT、B超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时以手术切除为主。
情况均需立即前往医院检查,查明原因后进行治疗。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神经型食物中毒怎么缓解,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紫律云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