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退出宅基地,进城买房一次性奖励5万,你愿意退出吗?

日前,潜山市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从8月开始到2023年年底前,只要是自愿退宅基地且进城买房的人,可享受5万元一次性奖补;而如果是退出后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认定后可享受3万元补助。

此消息一出,立马引来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大家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奖补5万元就要放弃宅基地太不划;有人认为宅基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将其退出算了。那么,你愿意退出吗?

01、为什么要退出宅基地?

宅基地问题一直引人关注,80年代时我国拥有9亿农民,当时农民人口偏多,宅基地自然也更多。可随着40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从20%提升65%,而农村常住人口也已不足6亿人,宅基地使用率明显降低。

但农村人口减少的同时,宅基地面积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如2013年时宅基地面积为1.5亿亩,但到了2021年底已增至1.7亿亩。

从另一个数据来看,每年外出务农人员达2.9亿人,农村宅基地闲置量为7000万座,农村土地闲置情况愈发严重。

其实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不少农民已在城市里买房生活,很少回到乡村。为了盘活承包地和宅基地,国家早在2015年时就提出了“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并设立了33个试点县。而到了2018年年底时,我国已腾出14万户宅基地,折合为8.4万亩土地。

而随着宅基地自愿退出的成果显著,如今多地均已提出了宅基地、承包地有偿退出的政策。那么有人问,为何国家会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

1、保证耕地红线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城郊村庄已归并为城镇,原来的农村土地也已建起了高楼大厦。可这样一来,耕地面积自然也迎来了减少。

但中国又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为了保证14亿人的口粮,国家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而为了守住各地的耕地红线,显然鼓励推出宅基地效果更甚,可以为城镇化建设腾出用地指标,以保证粮食种植面积。

2、唤醒沉睡资源

农村中闲置的宅基地并不少,有些房子已建造四五十年,早已无人居住,房屋也已破损,但常年处于闲置状态。

对此,《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如果宅基地闲置3年没人居住,那就要将其合法收回。而这些宅基地收回后,可以用以村民申请宅基地、可以转为耕地、也可以开发民宿等,如此一来就可唤醒沉睡资源,为农民增加收入。

3、打造现代化新农村

众所周知,过去农村村庄没有什么规划,排序比较混乱,可能中间会穿插农田等,这显然不利于现代化村庄建设。

为此,不少地方开展“合村并居”活动,也就是将原有的房子拆掉,再在地理位置便利的地方盖上新小区,期间也会涉及“自愿退出土地”。

02、各地补偿金

其实,不同地区针对宅基地退出的补偿金是不同的。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农村宅基地或承包地退出价格为8-10万元/亩,经济一般的为4-5万元/亩,经济落后的为2-3万元每亩。

如梁平县早在2015年时就开展有偿推出机制,其标准是1.4万元/亩;余江、金寨等地,自愿退出宅基地的,且进城买房的,可享受600-800元/平方米的补贴,但也要和宅基地面积等挂钩。

云南大理地区宅基地补偿金为10万元每亩,建筑物为90-620元每平方米,自愿退出宅基地通常可拿到5万元奖励。

而在宁夏平罗,农民退出宅基地和土地,则可在60岁时获取养老服务,也就是“以地养老”,当地一村民老马表示,他2018年时退出土地,拿到18万元奖励,住进养老院生活很惬意。

03、自愿退出的条件

宅基地和承包地事关农民生活的根本,大家在有偿退出前需要考虑能否在城市里生活下去,不能盲目跟风退出宅基地。

因此,退出宅基地也是有条件的,首先是需为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当地村干部或其他单位不能强行搞退出机制;其次是退出的承包地和宅基地需确权才行,不然是无法享受有偿退出福利的;三是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人,需要在城市里拥有稳定收入。

之所以设置门槛,还是为了避免退出后出现“规模性返贫”,毕竟有些人可能是因资金紧张而被迫退出宅基地,可如此一来失去了居住场所和生活来源,以至于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沦为流浪贫民。

那么,看完,大家是否愿意有偿退出自己的宅基地和土地呢?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宅基地回收补偿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集么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